
五官科专家介绍
孙正 主任医师
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名誉院长 黏膜科主任医师 博士生导师;中华口腔医学会监事长;北京医学会口腔专科分会前任主任委员;曾任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黏膜病专业威廉希尔官网:主任委员;《中华口腔医学杂志》编委;第九届北京市科技工作者协会委员;中国科协口腔黏膜病治疗首席科普专家;北京市科普专家。
主要成就: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论文150余篇,主编著作12部,参编50余部;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和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各1项,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;北京市教学名师;2013年被评为首都健康卫士;2018年获得中国医师奖。
专业特长:擅长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、口腔扁平苔藓、口腔白斑病、慢性唇炎、口角炎、创伤性溃疡、创伤性黏膜血疱、自伤性溃疡、鹅口疮、义齿性口炎、萎缩性舌炎、疱疹性口炎、唇疱疹、过敏性口炎和灼口综合征。
>>五官科普内容(口腔溃疡)
1、经常长口腔溃疡和吃菜少,缺乏维生素有关系吗?
(采访)经常长口腔溃疡,跟不爱吃菜,缺乏维生素有关系吗?
现在研究证明不是维生素缺乏引起的,有很多人补充维生素,复发性口腔溃疡的发作频率并不会有所改变。
现在实际上维生素缺乏并不是非常多见,但是我们还是主张多吃蔬菜、水果,保持大便通畅,大便通畅其实是非常重要的。
我在临床上经常看到一些案例,比如说有些学生一住校,就长口腔溃疡,因为不太喜欢在学校大便,不方便或者是什么原因,如果放假了口腔溃疡发作频率就会下降。
所以看来多吃蔬菜、水果,多吃膳食纤维,保持大便通畅,比如能够每天规律大便,对减少口腔溃疡复发应该是有帮助的。
2、口腔溃疡要和什么病区分开?
(采访)口腔溃疡需要和哪些疾病进行鉴别?
一般的复发性口腔溃疡其实最大的风险就是白塞病。在临床上注意询问这方面的病史,因为也比较简单,白塞病是变异性的血管炎,如果严重的话有死亡的风险,风险还是挺大的,因为会有其他的并发症。
在临床上特别注意要询问的就是口腔溃疡如果反复发作,是不是还有外生殖器溃疡反复发作。如果这两个都有的话,我们会建议到风湿免疫科就诊,至少应该对白塞病进行排查。因为白塞病还会侵犯眼睛,侵犯神经,主要是侵犯血管,所以会给病人带来很大伤害。因此应该做好鉴别诊断,及时发现。
还有一些需要鉴别诊断的是,重型的复发性阿弗他溃疡,这种溃疡长的时间长了,可以长到黄豆大小,可以三个月、半年都不愈合。像这种深大的溃疡需要跟癌性溃疡鉴别诊断。因为口腔癌还是挺有风险的。如果得了口腔癌应该早点发现,所以需要跟癌性溃疡做鉴别。
还有一型叫疱疹样溃疡。口腔里长十几个,二十几个溃疡,这个叫疱疹样的阿弗他溃疡,或者叫做口炎型口疮,还有好几个名字,这都是指的复发性口腔溃疡。这种数量多,比如长十几个,可能比绿豆再小一点,长多了个就小一点,这一型需要跟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疱疹性口炎相鉴别。
我觉得年龄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点,特别常见于婴幼儿,婴幼儿还有发烧,一般口腔溃疡是不发烧的。当然疱疹样阿弗他溃疡有些长太多了,长了好几十个,也有可能有一点发烧,但是多数情况下是没有发热的。
还有一种溃疡也特别常见,叫创伤性溃疡。口腔里最多见的是什么?牙,很多人牙坏了变成残根残冠,不及时去治疗,这也在临床上是很常见的。这些残根残冠刺激黏膜就会形成创伤性溃疡,如果创伤因素不去掉,溃疡越长越大,而且不容易愈合。只要把创伤性因素一去掉,不给患者用药,溃疡自然也好,所以还是应该做好鉴别诊断,能治好的赶紧治好,复发性口腔溃疡的治疗和创伤性溃疡的治疗总体方案是不太一样的。
(采访)做口腔溃疡鉴别诊断的时候,需要做什么检查吗?
一般主要还是临床检查,比如通过过问病史,像刚才说的白塞病,通过外生殖器是不是有溃疡,皮肤是不是针刺反应阳性,有没有关节炎或者有没有眼病,只要注意问了,就可以把这些疾病提早发现。
还有比如创伤性溃疡通过口腔检查,看看嘴里头溃疡的形成跟残根残冠有没有关系,如果有这些因素先去除,然后再确定诊断。癌性溃疡确诊可能需要做组织病理学检查。
所以是不一样的,根据不同的情况做不同的检查,一般的化验检查还是做的比较少的。
3、口腔溃疡多长时间不愈合就要引起重视了?
(采访)一般长了口腔溃疡之后,几天还没好就需要来医院了?
是这样,一般复发性口腔溃疡我还是主张用点药,因为咱们现在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,促进溃疡愈合的药物还是挺多的,很多在药店都能够买到,不一定非要到医院开。
特别是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,都知道自己得的是什么病,自幼或者家族都有这个病史,所以还是主张用点药,而且中药也有很多,溃疡散、溃疡膏,包括康复新液漱口,西瓜霜喷剂,到药店会发现有很多药物都是可以的。
但是如果不治疗,什么情况下会有风险?口腔如果长溃疡了,超过多长时间需要就诊?一般两个星期,溃疡最怕的就是癌性溃疡,比方创伤性溃疡,比较常见的,由残根残冠引起的,如果长期刺激,这个创伤性溃疡可以转变成癌性溃疡。所以告诉老百姓,如果有残根残冠一定要及时去除。
在临床上我还真看见过这样的案例,由于没有注意残根残冠的问题,癌变了的情况也是有的。所以如果发现口腔溃疡,比方创伤性溃疡,刺激因素去除了,两个星期溃疡还不愈合应该就诊。如果嘴里有一个溃疡,是一个深大的溃疡,两个星期一直越来越大,还不见好,也应该及时就诊。
就诊一般应该选择,如果有专科的话,就是口腔医院黏膜科或者综合医院的口腔科,我觉得是比较好的,由大夫开点药,诊疗。
比如说一般的小溃疡,7-10天就能好,自己也有把握,买点药局部用也是可以的,不是说每一个口腔溃疡一出溃疡就去就诊,不一定。比如一直是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,对这个疾病其实有把握,可能也没有时间每一个溃疡都去诊疗,但是大概一个溃疡,如果超过两星期后,最多三星期,一定要就诊。
(采访)在您的工作过程中有没有遇到,本来以为自己就是个口腔溃疡,很久没好,然后来找您就诊,结果发现是很严重的疾病?
我真的碰上过,有一个女孩怀孕几个月的时候牙劈了一块,劈掉了。她就去了当地的医院,当时其实就是一个溃疡,但是医生说怀孕了,都到这么大月份了,就不太好治牙了。她也没在怀孕前把牙给治好,结果在怀孕期间就劈了,劈了以后就一直刺激黏膜导致溃疡。等到生了孩子,孩子几个月的时候,这块溃疡就变癌了。
还真是挺可惜的,这个案例我一直追着,当然最后结局还是挺好的,及早切了,还算早。
所以残根残冠还真的不能忽视,特别是在怀孕前先把这些残根残冠补好了,再怀孕。到孕晚期或者孕中期,其实口腔科医生采取一些治疗措施也是挺不容易的。自己本身也不愿意接受。这也是个教训,我自己觉得因为这岁数没多大,才30多岁。
(采访)像这种一直受刺激的口腔溃疡癌变一般都是这么快吗?
不会那么快,因人而异,有的人也是长期刺激并不癌变,如果每一个创伤都会引起,肯定大家都非常重视了。
变不变还跟基因有关系。癌的问题不光是局部因素,还有基因变化,两者结合起来就会加速。实际上口腔癌,70%多是环境因素,残根残冠,吸烟饮酒,都跟口腔癌有关系。还有20%多大数据证明是遗传相关的。所以如果两个结合起来就会很快。
咱们常得的复发性口腔溃疡一点都不用担心,不会癌变的。就是反复发,不传染、不癌变、不除根,有可能遗传,还可以自己愈合。
(采访)有了残根残冠能处理赶紧处理了。
对,因为现在并不能把基因搞得很清楚,但是我们发现有一部分人虽然很年轻,又有残根残冠这俩合在一块,就会容易癌变,不可能改变会不会癌变的基因,但是其实能改变环境。
比如有的人吸烟,不是所有吸烟人都得癌,但是肯定几率会高,所以最好是把这些环境因素去除,因为这些很容易去除。特别是残根残冠,现在治疗很小的根都能保留,口腔科很容易修复,包括诊所其实服务都是挺方便的,大家都是可及的。所以还是应该及早去除,不要留下隐患。
4、口腔溃疡不治自己也能好,还需要用药吗?
(采访)对于普通的口腔溃疡,不用管它,7-10天也能好,长了口腔溃疡之后是要忍着,还是说可以用点药?
当然应该用点药了,又有很多好的药,又没什么副作用。比方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,曲安奈德口腔软膏,还有西瓜霜,外用溃疡散,很多,在市场上治疗口腔溃疡的药很多,其实选用一下,起码隔绝刺激,应该对溃疡愈合是有帮助的。比方不用药7天好了,用药可能5天就好了,很多研究其实是有帮助的。
还有比方说有一些特别疼的,有的患者就觉得特别疼,影响进食,还有局部的麻药,这些都是可以选用的。
实际上还是有一点免疫性炎症的,比如中性粒细胞的量可能还是大一些,实际上用点免疫抑制剂还是效果挺好的,特别是大溃疡,比如腺周口疮,还是主张用,因为原来在医学上,这种大的溃疡还是需要治疗的,要促进溃疡愈合,不能放着好几个月再好。
我们经常在溃疡的基底注射点糖皮质激素类的药物,需要到医院,现在用曲安奈德口腔膏抹,它能够吸收唾液沉没在病损内吸收,逐渐发挥作用。这样激素对全身的影响是非常少的,只是局部少量,能够促进溃疡的愈合。
但是一个绿豆大小,能够自限的溃疡,不愿意用激素,我觉得可以不选,选比如康复新液漱漱口,或者用一点中药的散剂,大家都觉得中药的副作用要小一些,可能更爱选用,也是可以的。
(采访)对于经常长口腔溃疡的人,每次口腔溃疡发作都能使用这些药吗?
可以,没什么关系,因为不会长一处的。复发性口腔溃疡最大的特点叫打一枪换一个地方。所以为什么说不癌变,很少见到复发性口腔溃疡癌变,比如这次长舌头上,下回可能长到颊黏膜,长在嘴唇,会变地方。
还有实际上复发性口腔溃疡,反复发作,都有一定的间隔期,重复用药的话是没有问题的,也没有耐药的问题。
现在有一些药物可以吸收唾液,然后成膜,这样来保护创面。还有一些不是药,干脆保护创面的也有,里头一点都不含药,也有。大家也可以选用中药,比如西瓜霜,就是中药有很多口腔溃疡散,纯粹中药也是可以选择的。
5、长了口腔溃疡吃饭时很疼,用什么药能止疼?
(采访)对于口腔溃疡来说,如果觉得很疼的话,哪些药主要作用是用来止疼的?
止疼主要还是局部局麻药,没有其他的,比如利多卡因凝胶这一类的,其实还是局部麻药止疼的比较多。但是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、曲安奈德口腔膏这些药膏如果抹上其实有保护创面的作用,也同时起到了止疼作用,不用专门的药止疼。
口腔溃疡的基本治疗原则,是局部治疗,只有一个、两个溃疡,其实抹药就行了,消炎止疼,促进溃疡愈合。还有一个控制感染,但是一个小的溃疡其实感染的几率还是挺低的,总体来讲能吃饭就行了。但是一般的溃疡,长期长溃疡的人,也不是特别需要止疼药,左边长溃疡右边吃,都习惯了。对止疼的需求并不是很大,但还是希望溃疡能够早点愈合。
所以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,还有曲安奈德口腔膏这一类的都是比较好的选择。
(采访)对于经常长口腔溃疡的人,每次口腔溃疡发作都能使用这些药吗?
可以,没什么关系,因为不会长一处的。复发性口腔溃疡最大的特点叫打一枪换一个地方。所以为什么说不癌变,很少见到复发性口腔溃疡癌变,比如这次长舌头上,下回可能长到颊黏膜,长在嘴唇,会变地方。
还有实际上复发性口腔溃疡,反复发作,都有一定的间隔期,重复用药的话是没有问题的,也没有耐药的问题。
现在有一些药物可以吸收唾液,然后成膜,这样来保护创面,还有一些不是药,干脆保护创面的也有,里头一点都不含药,也有。大家也可以选用中药,比如西瓜霜,就是中药有很多口腔溃疡散,纯粹中药也是可以选择的。
医学微视官网授权转载

五官科专家介绍
徐文 主任医师
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-咽喉科主任 主任医师 教授 博士生导师;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咽喉学组副组长;中国医师协会耳鼻咽喉科医师分会咽喉学组副组长;国际嗓音协会大中国区常务副主席;国际言语和嗓音学会(IALP)委员;中国艺术医学会嗓音专业威廉希尔官网:副主任委员;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胃食管反流多学科分会副主任委员;美国嗓音医学杂志 Journal of Voice 编委。
主要成就:出版学术著作24部,其中主编4部(英文1部),副主编3部,包括《嗓音医学》(第1版、第2版)《频闪喉镜临床应用-咽喉疾病视频图谱》《康复治疗师临床工作指南-嗓音障碍康复治疗技术》等,参编17部(英文2部)。
专业特长:主要从事咽喉科疾病及嗓音疾病临床诊治及相应基础研究。
>>五官科科普内容(声音嘶哑)
1、声音嘶哑是什么原因引起的?
(采访)主任,声音嘶哑是怎么引起的?
其实我们一生中,很多时候都会出现声音嘶哑,声音嘶哑有很多很多原因。
首先比如生下来,如果生下来就出现声音嘶哑,我们叫先天性声音嘶哑,声音嘶哑可能和本身发育异常有关系。还有的病人会告诉你,我生下来声音很好,上小学时也很好,上初中时声音开始哑了,特别是男孩子比较多,上初中声音就开始哑了,初中以后到现在一直哑,考虑是不是声带发育异常,我们叫声带沟,五层声带没发育全,少了一层,少了两层,少了三层,声带也闭不上。
之后随着年龄增长出现声音嘶哑,其实有很多原因,从医学上分成两大类,一大类叫器质性的,就是疾病引起的声音嘶哑,无论是局部结构,还是神经、肌肉可能都有问题,导致的声音嘶哑。另一大类是功能性声音嘶哑,功能性声音嘶哑就是说,临床上排除了器质性问题,可能比如由于病人发音方式不对,或者病人比较紧张,或者病人受到什么刺激,导致短暂的或者长期的声音嘶哑。
临床上到医院就诊的病人中,器质性因素导致的声音嘶哑非常多见,临床可能最多见的是炎症,包括急性炎症、慢性炎症,比如感冒,其实就是急性炎症的一部分。还有就是慢性炎症,可能长期不当地刺激导致炎症。还有一种和全身有关的,比如结核,我们叫特异性炎症,其实喉也存在结核,这是一大类。
第二大类,因为声音是声带振动产生的,声带其实是发音的主体器官,比如影视演员或者歌手,说这段时间演出任务很重,在训练过程中突然出现声音嘶哑,到医院就诊往往是声带小结。声带息肉、声带小结,可能跟长期或者短期发音不当有关系,这种叫良性增生性病变,是最多见的。还有比如声带囊肿,长期抽烟,说话不当的病人,引起声带任克氏水肿,都会导致声音嘶哑,这是最常见的一大类。
当然有的病人和自身的免疫状态,遗传状态有关系,有的病人会出现,比如癌前病变声带白斑。还有一大类是肿瘤,可能大家一谈到肿瘤就认为是恶性的,其实不全是,喉的良性肿瘤、恶性肿瘤,都可能会引起声音嘶哑,这也是特别大的一大类,这一类可能更需要手术治疗。
有的人会说做过一次手术,手术以后导致了声音嘶哑,其实有很多原因,比如手术直接可能损伤到了喉部,或手术损伤了支配喉的神经,或者手术损伤了喉的关节,都会导致声音嘶哑。
还有一大类,其实和全身的状态有关系,比如现在有甲状腺疾病的病人有很多,甲状腺功能异常的病人有很多,甲状腺功能亢进或甲状腺功能减低,其实都会引起声音嘶哑。还有很多比如风湿免疫类疾病,比如红斑狼疮的病人,包括很多合并风湿的病人,其实在声带或喉上都会有表现,所以这一类叫全身的,或者内分泌激素引起的,或者是免疫状态引起的声音嘶哑。
其实还有很多原因会引起声音嘶哑,比如有的病人受外伤,喉部、颈部受到外伤,也会导致声音嘶哑。
声音嘶哑是不是都是喉本身的,或者声带本身的病变引起的?其实不是。有时候比如中枢的问题、胸部的问题、颈部的问题,甚至包括比如颅底的问题,都会导致声音嘶哑,可能是支配喉的神经,在颅底到纵隔不同的节段,受到损伤以后,就会导致支配喉的神经运动异常,导致声带运动异常,引起声音嘶哑。
当然还有特别大的一类,就是找不着原因,但声带确实运动也有问题,我们叫特发的因素,也会引起神经、肌肉支配的问题,声带运动障碍导致声音嘶哑。
所以声音嘶哑有很多很多原因,大部分跟喉本身有关,还有一部分跟喉本身没有关系,跟全身其他器官有关,或其他问题导致,很多原因都可以引起声音嘶哑。所以出现声音嘶哑,大家还是应该要给予关注,毕竟70%-80%的病人,都是器质性问题引起的,需要医疗专业地进行诊断和处理的。
(采访)主任,威廉希尔官网:器质性和功能性声音嘶哑,像我们平时说话说多了,声音出现嘶哑,算是功能性的吗?
人体是一个很奇妙的仪器,人体本身也会有代偿的反应,因为我们进化了这么多年,这个精密的仪器它是靠自己代偿的,除了和比如说周围的环境,有共同的一个平衡以外,刚才说的器质性的声音嘶哑,和功能性的声音嘶哑,是从医学上知识上划分的,但人体不是教科书,也不是机器人,不可能我说出一个菜单,说这是功能性声音嘶哑,那是器质性声音嘶哑。比如我们长期说话不当,开始是功能性的声音嘶哑,后来导致了器质性的声音嘶哑,器质性以后身体会出现相应的反应,也会出现功能性反应。所以在功能性中有器质性,器质性中有功能性。
所以包括诊断治疗的时候,其实这两个方面都是要考虑的,而且要考虑相互之间的一个平衡,医生其实在治疗的时候,也是需要考虑这种平衡,同时考虑人体自身的一个代偿能力。人体的代偿能力不一定全是好的,有时候可能也是不好的,可能需要在治疗的同时,促进好的这种代偿能力,抑制不好的代偿能力。
(采访)声音嘶哑有很多种原因,不可能对每一个声音嘶哑都是特别的清晰,都能分辨清楚的。
对,非常对。
2、声带麻痹是怎么回事?会导致声音嘶哑吗?
(采访)主任,声带麻痹是怎么回事?它是什么原因引起的?
我们知道面肌麻痹,就是面部肌肉不能动了,声带麻痹顾名思义就是声带不能动了,可以出现不动,可以出现不完全地活动,不完全地声带麻痹。
什么原因引起的?大部分是神经,支配声带的神经,或支配喉的神经有了问题,导致声带麻痹。其实支配喉的神经,专业上进一步来说,分成喉上神经、喉返神经,喉上神经、喉返神经汇总成迷走神经,这几个神经在经路上出现了问题,都会出现声带麻痹。
当然还有比如颅底的病变,除了喉神经以外,还有喉神经相关的几组后组颅神经,同时出现问题的话,声音嘶哑的程度、病变程度会更复杂。
一般来说声带麻痹主要是因为,喉的相关神经出现了问题,导致声带完全和不完全地运动障碍。是不是喉返神经或喉神经出现了问题,都会导致声带麻痹?都会导致声音嘶哑?不完全是,如果支配两侧声带的神经出现问题,有可能出现的症状是呼吸困难,在临床上也要特别关注。
(采访)主任,声带都已经麻痹不能动了,还能正常说话吗?
问得非常好,有的病人来就诊,无论是特发原因,或者做过甲状腺手术,手术可能碰到喉返神经了,出现声带麻痹,下一步怎么办?声带麻痹能不能恢复?
一般情况下是这样,为什么说人体的代偿能力非常大,是因为经过那么多年的进化,很多原因都会导致声带麻痹,但是声带麻痹以后,第一个不一定都会出现声音嘶哑,第二个也可能不会出现长久的声音嘶哑,为什么?因为声带是双侧的,比如一侧声带不能动了,另一侧可以代偿。
有一部分病人因为手术或者其他原因导致的一侧声带麻痹,另一侧很好的代偿,第一个,可能不一定声音嘶哑,或声音嘶哑那么重。第二个,经过一段时间代偿以后,另一侧声带可能能够替代它的功能,有一些病人声音嘶哑,经过功能康复以后能够恢复。
(采访)这个时候病人已经恢复了,声音也没有影响了,就相当于治好了吗?
对,这个问题问得特别好。一侧声带替代了功能以后,跟病人不同的要求有关系,一般发现声带麻痹后,从发病开始算半年左右是代偿的时间,我们会告诉病人,如果半年以后声音嘶哑改善不明显,可以过来复诊。
是不是声音嘶哑改善明显了,病人就可以不就诊了?这要取决于什么?第一,病人对声音的要求程度。第二,看他的职业是什么。
为什么会说这样?有的病人是搞声乐的,唱歌的,他可能说,大夫,我说话没有问题,但是唱高音的时候唱不上去,这种情况下我们可能要处理。还有病人说,大夫,我正常交流没有问题,但是我喊人的时候喊不出来,声音的穿透能力还没达到正常,这种情况下还要继续处理。
有的病人说还有一些声音嘶哑,不是很重,也可以耐受,不会影响我的生活质量,这样的情况下我们会说那就好。因为发音毕竟是人体的一个功能,如果觉得已经满足生活、工作需要了,就可以观察。
(采访)要不要继续处理,跟患者个体的需求也是有关系的。
对。
3、声音嘶哑的患者音色、音调、音量有哪些变化?
(采访)主任,声音嘶哑的人,嗓音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?
一般声音嘶哑的病人,我们都会和病人进行交流,不建议和家属交流。家属经常说,他哑我来替他说,我们说不建议,为什么呢?因为我需要利用短暂的时间,来辨别病人的声音嘶哑程度。
第一个,我们听到病人声音哑,就是和正常的音不一样,声音比较粗,比较粗糙。
第二个,还要知道哑的声音,音高或者音调是不是很正常,因为有时候音调过低或过高,可能也不是一个正常的状态。
第三个,是不是有气息声,说话是不是漏气,声音是一个什么状态。
还有要判别,病人声音强或者弱,或者说话的时候构音是不是清楚,是不是像含着水在说话,包括说话频率和韵律,有的病人说话声音是不是颤,是不是很规律,有时候我们会让病人发高音、发低音,看看音域的基本变化。
再有一个特别重要的,其实从病人进诊室开始,或者病人从进诊室到出诊室期间,医生都要评价病人的声音,发出的声音是不是他真的音质。
因为我们知道人的代偿能力很强,器官的代偿,包括功能的代偿,其实有的病人的声音,听到的不是他真实的声音。为什么会这么说?比如年龄特别小就出现声音嘶哑的病人,他会代偿特别高尖的发音,会代偿本身不良的音质,所以这种高尖的声音是修饰过的。还有功能性发声障碍的病人,他会刻意来模仿,或者声音过哑或者声音过低或者过高,这也是医生需要进行鉴别的。
其实很多方面,包括音质、音高、音强,音长,包括规律性,强度,持续性,都是需要来进行鉴别。
4、声音嘶哑在什么情况下需要就诊?做什么检查?
(采访)主任,出现声音嘶哑之后,什么情况下需要及时来医院就医?
问得非常好的一个问题。
声音嘶哑有可能是功能性的,有可能是器质性的,有可能是短暂的,有可能是长期的,有可能直接影响你短暂的时间,并不影响其他的问题,有可能不光影响生活质量,影响生命质量。
所以第一个,声音嘶哑如果超过比如3周,3-4周还不好,或者是治疗以后并没有好反而加重,建议就诊。第二个,如果声音嘶哑非常重,同时合并了其他的症状,平常的生活常识是没法解释的,建议就诊,去医院做一个正规的诊断,和相应的治疗。
(采访)主任,声音嘶哑的患者,到了医院之后都会做哪些检查?
第一,病人来就诊以后,我可能要听他的声音。声音嘶哑有哪些特点,声音嘶哑的程度是什么,是不是真正的声音嘶哑,嘶哑是器质性的还是功能性的,可能需要辨别。
第二,我觉得需要做喉镜,一般医院可能做间接喉镜、纤维喉镜,专科医院需要做频闪喉镜,为什么要做频闪喉镜?
声带它是两根弦,这两个弦振动的频率,一般的喉镜是看不到的,只有做了频闪喉镜,才能看到声带振动的特点,可能对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好的信息。对于比如搞艺术的人,甚至要看到他的高音区,声带是什么样的振动,低音区声带是什么样的振动,这就是频闪喉镜。
还有一种喉镜叫NBI内镜(窄带成像内镜),滤掉红光、黄光以后,只剩蓝绿光,通过它早期判断,是不是有癌前病变和早期癌的可能,这是最常用的喉镜。
还有一种是不是声带麻痹,是不是有神经损伤,是不是声带不动就是神经损伤,不完全是。当然有条件的医院,我们建议做喉肌电图,通过喉肌电图才能判断喉肌是不是有问题,神经是不是有问题,神经的问题在哪,神经是部分损伤还是完全损伤,所以有很多检查需要做。
有的病人说现在生活条件好了,吃得越来越好了,比如蛋糕、肉、蛋禽,吃得越来越好以后,消化能力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,有些病人可能还要做咽喉反流,是不是会影响喉部,是不是会影响声音。
有些病人要考虑是否和全身有关,还需要做影像学检查,甚至可能会请相应的科室来做会诊,进行进一步更专业的检查。
声音嘶哑虽然是很简单的一个症状,但它隐含了很多医学的问题,也隐含了很多不同的病理状态,所以根据不同的状态,我们要选择不同的检查来进行除外,进行诊断和相应的治疗。
(采访)主任,这么多种喉镜,对患者来讲做的方法是不是都是一样的?
不同的喉镜还是不一样的,很多医院可能最基本的检查我们叫间接喉镜,拿个小镜子,用光对一下。后来再发展有了纤维喉镜或者电子喉镜,现在用得很多了,就是光纤的东西伸到鼻子、咽部、口腔、喉,甚至气管去看。频闪喉镜它是硬质的内镜,通过特殊的光闪来看声带振动。NBI它是在纤维喉镜的基础上,加了一个滤光的功能。
所以不同的喉镜,其实它的技术的要求是不一样的,专业的医生会给不同的病人,选择相应的检查。
(采访)主任,声音嘶哑的患者做喉镜之后,医生在喉镜下发现声带上长了东西,都有可能是什么东西?
声带上长一个东西,有可能是说话说多了,用声不当导致,比如声带小结、声带息肉,一般是话痨会出现,当然得看原因了,有可能会是这样。
如果这个病人声音哑很长时间了,也可能是良性的病变,可能是一个血管瘤或者纤维瘤,脂肪瘤都可以,或者囊肿也可以,也可能是又抽烟又喝酒,说话也不注意,交流基本靠喊,这样的病人经常会看到,街边的一个老大爷说话就是油烟嗓,其实就是双侧声带都会受到影响,慢性的病变比如任克氏水肿。
当然也可能这个东西,医生经常说看着不太好,是不是有可能是癌前病变或者是癌,这是医生可能需要进一步关注的。当然还有炎症的变化,比如特殊的炎症,结核,也会引起类似的一个变化,其实很多原因都可以导致它。
(采访)主任,是不是大多数情况下,患者长的东西到底是小结还是息肉,医生通过喉镜就能够判断出来吗?
不是。
人体是特别复杂的一个机体,可能不同的人,不同的病变,甚至不同的人同样的病变,显示都不一样,所以有一部分病变我们能从喉镜上,大概判出它是良性或者恶性,有部分病变我们很难单纯,用喉镜进行判断。
如果觉得这个是良性病变,有可能是短暂的发音不当导致的,比如感冒导致的,有可能我会建议他,良性病变有一部分病人保守观察,部分病人需要手术治疗。
如果怀疑这个病人是恶性的,可能会加一个滤镜检查,同时有可能我们会建议活检,建议手术,有一些建议首先做一个影像学检查,帮我判断可能是什么。有一些可能会追加一个NBI(窄带成像内镜)的光,通过其他光线的反射来看它是什么。
医生也是希望病变肉眼一下能看到,但是不是所有的病变医生肉眼都一下能看到,包括不是所有的病变,病理科大夫在显微镜之下都能告诉你它是什么。人体是特别复杂的一个机体,可能不同的人,不同的病变,甚至不同的人同样的病变,显示都不一样,所以有一部分病变我们能从喉镜上,大概判出它是良性或者恶性,有部分病变我们很难单纯,用喉镜进行判断。
如果觉得这个是良性病变,有可能是短暂的发音不当导致的,比如感冒导致的,有可能我会建议他,良性病变有一部分病人保守观察,部分病人需要手术治疗。
如果怀疑这个病人是恶性的,可能会加一个滤镜检查,同时有可能我们会建议活检,建议手术,有一些建议首先做一个影像学检查,帮我判断可能是什么。有一些可能会追加一个NBI(窄带成像内镜)的光,通过其他光线的反射来看它是什么。
医生也是希望病变肉眼一下能看到,但是不是所有的病变医生肉眼都一下能看到,包括不是所有的病变,病理科大夫在显微镜之下都能告诉你它是什么。
(采访)主任,需要进一步做病理检查,活检是怎么取的?
怎么取活检?我们也在反复交流,反复沟通,采取什么样的活检方式,可能要根据病人的病情。第二个,病人的配合程度。第三个,不同医院的条件来决定。
因为我们知道喉它的位置比较深,取喉部活检的时候,有些病人比较恶心,很难配合。如果这个病人病情相对比较重,同时病人的配合程度比较差,不是他不主动配合,是因为实在是恶心,反射太强烈了,医生取不到,可能会建议全麻取活检。
有些单位可能比如说全麻,包括病人的条件,包括医生的条件,包括医院的条件都不太允许的话,也可以采取局麻取活检,医生来掌握什么样的活检方式更合适。
5、声音嘶哑,做喉镜检查发现声带长了白斑,怎么办?
(采访)主任,声带白斑引起的声音嘶哑,需要尽快切除白斑吗?
问了一个特别关键的问题,这个问题其实在学术界,大家一直在不断地争论,为什么声带白斑在临床上非常重要,而且也是个挑战?
因为声带白斑是一个很形象地描述,声带上长了一个白斑,但这个白斑背后隐含的东西很多,声带白斑可能有50%-60%,是一个炎性的表现,可能30%-40%是癌前病变和早期癌。
所以一般建议,第一无论是什么样的声带白斑,医生都建议戒烟、戒酒、合理饮食。因为和声带息肉还不一样,很多病人不是因为发声不当引起的,因为烟酒刺激、咽喉反流,包括基因突变,包括遗传因素都有可能。所以建议如果遇到声带白斑,第一个,至少把病因去除,戒烟、戒酒、生活规律、防止咽喉反流。
第二个,医生对于所有声带白斑的病人,都建议长期随诊,为什么?是因为有一部分声带白斑,50%-60%有可能就是炎症或重度的炎症,或者它是一个癌前病变,很轻的癌前病变,即使那样的病人,有一部分可能随着时间推移,随着内环境的变化会出现癌变。所以声带白斑的病人一定记住,一旦进入声带白斑行列要长期随诊。
一定按照医生的要求,或者先保守治疗,或者手术治疗,因为一定要从中筛除癌前病变或早期癌,有可能建议短暂观察,或者一部分病人建议活检,或者一部分病人建议手术。
声带白斑其实涵盖的信息量非常大,涵盖了声带的炎症、癌前病变、早期癌、甚至浸润癌,都在声带白斑里面,所以这样的病变其实需要特别关注,生活方式的改善,基本用药,长期随诊,手术治疗,预后观察,可能都要非常规范地来进行。
(采访)主任,很多患者可能会想,既然声带白斑有这种早期癌的可能,是不是一开始干脆切了算了?
问得非常好。
为什么需要医生和病人不断地合作?声带白斑50%-60%可能是单纯的炎症,有些病人经过戒烟、戒酒,抗酸反流治疗以后能基本恢复正常。也有一些病人,可能一直就维持一个比较好的状态,但有些病人即使生活方式改善了以后,可能还是维持现状甚至更加重。
医生来判断哪些病人需要做手术,有可能恢复正常的一部分病人,其实不用那么积极手术。根据病人的状态,喉的影像学检查,和治疗过程中的变化,医生来判断哪些需要积极处理,哪些可以暂缓处理,哪些可以不处理先观察,变化相对来说比较大。
(采访)主任,对于手术治疗过的白斑患者,术后还需要进行随访和复查吗?
白斑有很多原因,现在知道的病因是烟酒、反流。其实内环境的变化,很多东西现在医学并不知道,病人也会问大夫,为什么做完了白斑又长了,一次一次长,有可能就是内环境的变化,包括基因突变,隐含很多潜在的变化我们都不知道,所以建议白斑病人必须长期密切随诊。
我们也遇到一些病人,经常开玩笑,病人做完手术以后非常好,戒烟、戒酒,观察了几年,两三年很好了,过几年病人来了问他怎么样了,他说觉得好了很多,又复吸了烟,又喝了酒,所以生活方式再一变化的话,有可能会增加白斑恶变的倾向。
所以建议白斑的病人,无论病理是什么样的状态,一定长期随诊,只不过长期随诊的密集度,可能要跟病理相关,医生会建议什么样的随诊频率比较合适。第二个,建议这样的病人长期规律生活,戒烟、戒酒。
(采访)主任,随诊的频率也是每个病人不一样吗?
不一样。随诊的频率,我们要根据病理的变化,有的病人可能三个月来一次,有的病人可能半年来一次,有的病人是一年来一次。
医学微视官网授权转载